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镁信 2023 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
2023年6月14日
持续深入加强宣传教育是防范非法集资的治本策略之一。2023 年 6
月,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将连续第十一年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并根据有关规定于 6 月 15 日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
镁信积极响应号召,将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启动开展 2023
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普及金融知识、加强风险提示、组织答题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法集资?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形式? 如何识别和防范?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
● 非法性: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
● 利诱性: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
● 社会性: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二)非法集资主要表现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总结了以下几种形式:
● 设立互联网企业、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各类交易场所或者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
资金互助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吸收资金;
● 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债权,募集基金,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以从事各类资产管理、虚
拟货币、融资租赁业务等名义吸收资金;
● 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以承诺给付货币、股权、实物等回报
的形式吸收资金;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
式公开传播吸收资金信息;
● 其他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
(三)非法集资常见套路
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引诱群众上当受骗,达到非法集资目的,通常采取以下手段骗取群众信任。
● 装点公司门面,营造实力假象。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
续,貌似合法,实则没有金融资质。这些公司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或宣传国资背景,或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甚至央视进行包装宣传,或在高档场所举行推介会、知识讲座,邀请名人、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欺骗性更强。
● 编造投资项目,打消群众疑虑。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民间借贷、房地产销售、原始
股发行、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财富管理、金融互助理财、海外上市、私募股权等形形色色的理财项目,并且承诺有担保、可回购、低风险、高回报等。
● 混淆投资概念,常人难以判断。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成上市,把在美国
OTCBB 市场挂牌混淆是在纳斯达克上市;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
● 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致富”神话。不高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
门。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四)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四看三思等一夜”,练就“火眼金睛”:
● 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
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
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 等一夜。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
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非法集资套路多,不贪小利万家和!
练就“火眼金睛”,远离非法集资!
接下来,镁信还将在公司上下启动“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赛”活动,全方位做好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为治理非法集资,维护金融安全贡献力量。(完)